间质性肺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4-16 21:23:49
  • A+
  • A-

 在呼吸内科领域,间质性肺疾病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包含了超过 200 种不同类型病症的复杂疾病组,对患者的肺部健康乃至整体生活质量都有着深远影响。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人对间质性肺疾病还比较陌生,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 “间质性肺是怎么回事”。

  一、间质性肺疾病的定义与发病部位

  间质性肺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肺间质是指肺泡之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以及填充其间的结缔组织等。正常情况下,肺间质起着支撑肺泡结构、保障气体交换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当患上间质性肺疾病时,各种病因引发肺间质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间质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重构,最终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二、间质性肺疾病的常见病因

  环境因素

  职业暴露:在某些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是引发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原因。例如,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尘,易患煤工尘肺;石棉工人接触石棉纤维,可引发石棉肺,石棉肺不仅会导致肺部纤维化,还与肺癌、间皮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从事金属冶炼、陶瓷制造、采石等行业的工人,因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可能患上矽肺。

  空气污染: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长期暴露在雾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空气中,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有害化学物质会沉积在肺部,刺激肺间质,引发炎症反应,增加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室内空气污染同样不可小觑,如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厨房油烟等,都可能对肺部造成损害。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产生肺部不良反应,导致间质性肺疾病。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如博来霉素、甲氨蝶呤等,这些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会对肺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引发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抗生素呋喃妥因等,也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疾病。药物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与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因素: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包括肺部组织,从而引发间质性肺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会累及肺部,导致肺间质病变。在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产生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会沉积在肺间质,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

  遗传因素:某些间质性肺疾病具有遗传倾向。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突变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表面活性蛋白 C(SFTPC)、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 A3(ABCA3)等基因的突变,会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遗传因素在间质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早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间质性肺疾病的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这是间质性肺疾病最主要、最常见的症状,且多呈进行性加重。早期患者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日常活动如散步、穿衣、洗漱等也会感到气短,严重时甚至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肺部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咳嗽:咳嗽也是间质性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干咳,少痰或无痰。咳嗽的发生机制与肺间质炎症刺激气道神经末梢有关。在疾病早期,咳嗽可能并不严重,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的咳嗽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

  乏力与消瘦:由于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同时,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患病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杵状指(趾):部分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会出现杵状指(趾)。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杵状指(趾)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慢性缺氧、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杵状指(趾)的出现往往提示肺部疾病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四、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基础。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职业史,了解是否有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经历;询问用药史,排查是否使用过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还会询问家族史,判断是否存在遗传因素。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重点听诊肺部呼吸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常可闻及 Velcro 啰音,这是一种类似于拉开尼龙搭扣时发出的声音,多在双肺底较为明显。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是否有杵状指(趾),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影像学检查

  胸部 X 线:胸部 X 线检查是间质性肺疾病的初步筛查方法。早期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胸部 X 线可能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网格状、结节状阴影,严重时双肺呈蜂窝状改变。但胸部 X 线对早期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容易漏诊。

  胸部高分辨率 CT(HRCT):HRCT 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通过 HRCT,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间质的病变情况,如磨玻璃影、实变影、网格影、蜂窝影等,根据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判断间质性肺疾病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HRCT 对早期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总量(TLC)、肺活量(VC)、残气量(RV)等指标下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正常或升高。此外,肺功能检查还可以检测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 DLCO 通常会降低,提示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肺功能检查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效果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情况,并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支气管镜下肺活检(TBLB)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可以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和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和病原学检测,有助于明确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和类型。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支气管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主要用于排查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例如,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排查是否存在肺部肿瘤;此外,还会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五、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是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肺间质炎症。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糖、感染风险增加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免疫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同样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感染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抗纤维化药物: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等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间质性肺疾病,抗纤维化药物可以延缓肺纤维化的进展,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纤维化药物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吡非尼酮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尼达尼布则通过阻断多个参与肺纤维化进程的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抗纤维化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

  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氧疗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吸氧,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氧疗的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具体的吸氧方式和吸氧流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来确定。长期氧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肺康复治疗:肺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个方面。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提高活动耐力,常见的运动项目有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模式,提高呼吸效率,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营养支持可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心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肺康复治疗对于改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肺移植:对于终末期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肺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肺移植手术难度大,术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同时还面临感染、移植肺功能丧失等风险。此外,肺源短缺也是制约肺移植广泛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肺移植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类复杂多样的肺部疾病,病因众多,症状隐匿,诊断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等,应加强健康监测,做好预防工作,降低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

济南哮喘病医院,正规胸肺呼吸病专业医院,医院打造专家队伍,拥有一支专业的以董茂利、王东洋、赵凤芹、史逸鸽、姜豪杰等呼吸科专家团队,用“精湛一技术”和“高尚一医德”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医院不断开展同众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各地医院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如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原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林俊岭、山东省中西结合呼吸内科主任杨琳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亓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呼吸内科倪祥惠等知名医院专家,从而确保医疗技术上的、“科技兴医、质量建院”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济南哮喘病医院(山东省呼吸肺病二级专科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山东省呼吸肺病研究院)-山东省立三院专科联盟医院,是山东省一家集专业性、科研性于一体的胸肺呼吸系统疾病二级诊疗专科医院。医院在治疗哮喘病、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老慢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尘肺、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矽肺、肺结节、肺大泡、咳痰喘等胸肺呼吸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2015-2025 济南哮喘病医院有限公司 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济南中医肺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412号   备案号:鲁ICP备16007289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1002   济医广审字(2025)第021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