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支气管 - 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当被诊断为肺心病时,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助。然而,积极正确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将详细介绍得了肺心病后应该怎么办。
一、及时就医与规范治疗
明确诊断与病情评估
一旦怀疑患有肺心病,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或心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胸廓畸形等基础疾病,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听诊肺部呼吸音、心脏杂音,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同时,借助一系列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见的检查有胸部 X 线,可观察肺部的形态、结构以及心脏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心电图能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发现右心室肥大等异常;超声心动图则可以直观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测量肺动脉压力。此外,还可能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药物治疗
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因此积极控制感染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常见的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细菌耐药。
改善呼吸功能:
支气管扩张剂是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等,以减轻气道炎症,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需密切关注。
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治疗。一般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氧疗的流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控制心力衰竭:
利尿剂可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常用的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正性肌力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如地高辛,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中毒。
血管扩张剂能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如酚妥拉明等,可改善心脏功能,但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其他治疗措施
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机械通气治疗。无创机械通气,如使用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若无创通气效果不好,则可能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且药物治疗无效,可能会考虑肺移植手术,但肺移植手术难度大、供体短缺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存在一定风险,一般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二、日常自我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戒烟是首要任务。同时,要限制酒精摄入,因为酒精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加重病情。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有利于控制病情。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病情加重。
适当运动:在病情稳定期,患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运动强度要适中,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大风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
饮食管理
控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应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3 - 5 克。
增加蛋白质摄入: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蛋白质的摄入量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进行调整,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 1 - 1.2 克。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同时,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抗氧化维生素对肺部和心脏健康也有益处。
病情监测
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如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增多或痰液性状改变等情况。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定期测量体重,因为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可能是体内水钠潴留的表现,提示心力衰竭加重。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 X 线等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心理调适
认识疾病与积极心态
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的身体不适和对疾病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首先,患者要正确认识肺心病,了解通过积极治疗和日常管理,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医学科普资料、参加患者交流活动等方式,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减少恐惧和焦虑。
寻求心理支持
患者在患病期间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他们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同时,患者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得了肺心病虽然给患者带来诸多挑战,但只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患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与疾病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要保持信心,与医生共同努力,战胜肺心病。
济南哮喘病医院,正规胸肺呼吸病专业医院,医院打造专家队伍,拥有一支专业的以董茂利、王东洋、赵凤芹、史逸鸽、姜豪杰等呼吸科专家团队,用“精湛一技术”和“高尚一医德”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医院不断开展同众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各地医院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如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原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林俊岭、山东省中西结合呼吸内科主任杨琳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亓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呼吸内科倪祥惠等知名医院专家,从而确保医疗技术上的、“科技兴医、质量建院”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济南哮喘病医院(山东省呼吸肺病二级专科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山东省呼吸肺病研究院)-山东省立三院专科联盟医院,是山东省一家集专业性、科研性于一体的胸肺呼吸系统疾病二级诊疗专科医院。医院在治疗哮喘病、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老慢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尘肺、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矽肺、肺结节、肺大泡、咳痰喘等胸肺呼吸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上一篇:间质性肺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哪个医院治疗肺阻塞比较好